2013年7月29日星期一

江門版

在去年國家和省的利好政策出台刺激下,迷你倉沙田江門遊艇業迎來了一個建設高潮:投資4億元港澳碼頭將建高端遊艇會和投資21億元的銀湖灣遊艇旅遊度假區紛紛開始實質操作,投資20億元的東方陽光清潔生態帆船港和投資18億元的台山市海龍灣遊艇俱樂部也將後發爭先;同時,7家遊艇製造企業也讓江門成為老牌遊艇生產基地。蓬勃的背後,同質化競爭的隱憂也開始凸顯。在珠中江一體化大框架下,遊艇業已成為三市另一個同質競爭的"朝陽產業"。早得先機的珠海已有國內最大遊艇製造基地,中山作為後來者,出台了眼光長遠的配套規劃,江門沒有專門的遊艇業發展規劃,能否憑差異化分得一杯羹,抑或因為同質化而"兩頭不到岸"?廣東遊艇產業迎來"黃金十年"去年7月6日發佈的《廣東省濱海旅遊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下稱"廣東《規劃》")提出,廣東要打造以廣州、深圳、珠海為核心,汕頭、湛江、中山、東莞、江門、陽江、茂名、惠州、汕尾等遊艇俱樂部群為支撐的濱海遊艇旅遊黃金海岸帶。廣州、深圳、珠海等12個沿海地級以上市重點發展遊艇俱樂部,建成廣州南沙、生物島、珠海平沙和深圳大鵬灣4個遊艇基地,強化基地與國外市場的聯繫與合作,逐漸形成全球知名的品牌效應。在廣東《規劃》確定的重點濱海旅遊項目中,遊艇項目共有11個,並多以新建為主。其中,建設項目最多的江門市共有3項,總投資21億元的銀湖灣遊艇休閒度假區,是廣東省"現代產業發展500強"項目;同在銀湖灣的東方陽光清潔生態帆船港項目投資20億元;總投資18億元,江門台山市海龍灣遊艇俱樂部正在立項,將建成1000個遊艇泊位。此外,新會區已簽約建設小船艇研發中心、小船艇培訓學校及帆船展覽銷售中心,進一步完善當地遊艇經濟產業鏈。與之相配套的是,江門市船舶工業"十一五"期間取得了較快的發展,能夠製造3.25萬噸散貨船以及30~130英尺豪華遊艇。旅遊度假區,或難免同質化競爭投資4億,港澳碼頭即將新建江中珠遊船項目引發關注。項目選址港澳碼頭側,租用兩側陸地面積60畝、岸線300米。設計有100個遊艇泊位,除了遊艇會所、遊艇4S店、維修、銷售等配套設施,還將建設遊艇駕駛員和遊艇會CEO職業經理人培訓班。首期規劃設有75個高標準遊艇碼頭泊位,可停泊最大200多英尺的超級豪華遊艇。項目現場可見,前往港澳碼頭可以通過江海路轉入連海路或者在金甌路往東方向走到盡頭。金甌路多年前規劃由雙向四車道擴建為雙向六車道,直至近期才開始施工,被認為是遊艇項目的基礎配套設施。此外,目前連通新會軌道產業基地到江海區的南環路,未來有可能延伸到西江邊的項目地址。遊艇項目附近除卻幾家農家菜館,目前幾無其他商業配套,在這裡可以望見不遠處西江邊的五星級帆船酒店已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估計未來兩三年可投入經營。對於這一動作,五邑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志堅表示,遊艇會港澳碼頭是利用原有的來往港澳客人的基礎設施建設,但因拓展空間有限而發展規模有限。他認為江門遊艇服務行業發展需要政策支持:關鍵是港澳遊艇能否自由進出江門遊艇碼頭。投資方則表示,珠三角的高端消費力可以支撐遊艇會運作。"目前在新會崖門也在建一個遊艇會綜合體,今後將形成江海-崖門-上下川島的濱海旅遊,遊艇出海可以規劃3天2夜的行程"。崖門的遊艇會綜合體,指的是2006年底落戶銀湖灣、由香港和記黃埔地產集團投資21億開發建設的遊艇旅遊度假區項目,該項目總用地規模為3迷你倉價錢00畝,將以水文化為依托,遊艇為品牌,打造粵港澳地區高端的水上休閒度假區,主要開發內容包括度假酒店、遊艇俱樂部、遊艇會展商務中心、意大利風情小鎮等,預計8年內全部完成。然而,銀湖灣這首個大型旅遊投資項目,2008年8月8日宣佈正式動工,今年才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遊艇項目的主體工程——星級酒店4月動工。在遊艇項目的背後,是銀湖灣致力打造的"珠三角乃至粵港澳地區重要的休閒旅遊度假中心"的藍圖。隨著遊艇旅遊度假區項目的推進,該項目的龍頭拉動效應已逐漸顯現,計劃投資1.5億美元的國際健康度假村項目已簽訂了投資意向書和協議書。截至目前,銀湖灣擁有可圍填的規劃用海面積26800畝;已成功引入投資20億元的東方陽光清潔生態帆船港項目;並與保利集團簽訂了項目框架協議,擬投資約100億元人民幣開發銀湖灣濱海旅遊項目。站在海堤上,海對面的珠海斗門隱約可見,海泉灣就在那裡,自然地理環境與銀湖灣幾乎一樣。由香港中旅開發的海泉灣2006年開門迎客,已是珠海有名的旅遊度假區,是國家旅遊局授予的全國首家"國家旅遊休閒度假示範區",近在咫尺的兩個旅遊度假區,難免同質化競爭的隱憂,而離銀湖灣不遠的廣州南沙,也在搞遊艇度假區,內容大同小異。生產企業�多,仍缺乏規模化據瞭解,江門遊艇企業目前共有7家,其中新會區遊艇製造企業有5家,分別為海星船舶製造有限公司、長河船舶製造有限公司、泰利時(江門)遊艇有限公司、江門市新會區歐萊遊艇製造有限公司。此外,江海區有遊艇製造企業1家,為廣東江門船廠有限公司;台山市有遊艇製造企業1家,為廣東捷士克造船有限公司。江門市遊艇企業產品以30-130英尺豪華遊艇、普通小型遊艇、觀光艇為主,主要面向國外及港澳市場。主要以外資企業為主,民營企業僅有兩家,其中民營企業海星船舶製造有限公司是目前江門市最大的遊艇企業,也是國內少數幾家可以設計製造60英尺以上的大型豪華游輪廠家,其Heysea豪華遊艇和Heysea豪華商務艇已經具備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從目前的情況看,珠海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遊艇生產中心,江門更是老牌的遊艇生產基地,近年來,中山的遊艇生產企業也得到長足的發展,在短時間內來說,廣東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遊艇生產基地的可能性是毋庸置疑的。"針對目前生產企業�多的這樣一種蓬勃態勢,廣東省遊艇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蔡力認為,缺乏規模化企業是產業硬傷。有消費市場才能保證遊艇產業在廣東落地生根,形成產業生產基地才有可能。"只有在生產基地周邊形成遊艇消費圈,才能建立起相應的維修、研發、管理、娛樂等體系,才能形成一個產業鏈條,通過這個鏈條才能將生產企業綑綁在這個消費圈里。"對於遊艇、航空工業配套等新興產業,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蔡勇並不看好。"遊艇要以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為根據,江門要發展遊艇製造業的話應該是10年甚至20年後的事,這些產業作為設想是可以的,但作為馬上實現還是不太現實。"蔡勇警醒稱,這兩個產業同質化嚴重,周邊的珠海、中山已經形成了相應的集聚市場,"我們再進入的話,沒有相應的競爭優勢"。對此,新會銀湖灣管委會則稱,銀湖灣充分把握中央和省高度重視和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的有利契機,全力發展濱海旅遊度假產業,擬投資約100億元打造"華南地區最時尚的濱海生態休閒度假勝地";政府規劃的出台,是產業發展的定心丸。南方日報記者 楊興樂圖片說明:缺乏規模化企業是江門遊艇產業硬傷。 楊興樂 攝迷你倉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