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星期三

深圳版

想像林志穎一樣身在北京卻可以遙控台北的家嗎?安裝一些高科技設備和軟件,迷你倉你的家也可以這麼潮。本屆高交會上,"智慧家庭"成為熱門詞。然而用高科技打造的家,並不像想象中那麼難辦,甚至只需花上幾百元,就能像明星那樣把"家"裝進手掌中。無論在哪裡 手機遙控家手機下載客戶端、家中配置家庭智能網卡,並將家中所有的家電安裝上智能開關。無論身在全球那個角落,通過手機,就能遙控家里所有的家電,燒熱水、關窗簾、開關燈等都能做到。在高交會4號館的智慧家居體驗區,一個佈置溫馨的房間就在眼前,有窗簾、電視、電燈、空調、冰箱、熱水器等。然而不用靠近它,只要在相隔一米遠的平板電腦上,就能操控房間里所有的家電和裝飾。其負責人介紹,這種遠程遙控技術已有四五年,但之前操作較為複雜,近年來的平板電腦、安卓觸控等技術的成熟和廣泛運用,使得遠程遙控家電變得更加便捷,並且還很平民。一套設備配置下來,除了需訂做的帶芯片家電外,成本不到千元。而村田帶來的頑童"智"家則向市民展現了智慧家庭的雛形。"未來的家庭中,將通過微小的傳感器,達到智能的生活。比如電視機上裝有紅外線傳感器,它能檢測到人的到來,打開電視。此外,通過傳感器和無線網絡,我們還可以自動調整空調的溫度,也可以自動調整照明的亮度。"村田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看似簡單的傳感器,只要加在電器上,就具備了無線通信功能。而通過網絡連接,就能在平板電腦上對家里的各種電器進行操作。除了能實施控制外,無線傳感器還能將家電的用電量、電流的信息用無線的方式傳送到平板電腦上,讓你可以隨時瞭解家電的狀況。此外,把傳感器安裝在床的下方,則能通過收集心衝擊,計算出脈搏等數據。用光鑰匙 能開門還防盜見過指紋鎖,見過密碼鎖,也見過IC鎖,但卻沒有見過光鑰匙。高交會期間,這一產品已經面世。光�研究的光鑰匙就開發了光的另一種用途。對著感應器,照一束光,門就開了,現場工作人員演示著。但這不是普通的光,而是裝在鑰匙里的光,裡面的光有數據。"這把鑰匙不僅有光,還有指紋。"工作人員介紹,指紋可以複制盜取,但光的數據則很難竊取,有兩項保護措施,可以很好地防控大門。而且這種光鑰匙還可以直接裝在手機上,只需在手機上安裝一個光指通,輸入光數據,就可以直接對著感應器照射,"光來了,門就開了。"這是一項科學技術,利用光這個載體,來實現多種功能。裝修擔心汙染 網上測空氣質量如何選擇裝修材料最環保?裝修完成後多久才能入住?每個新家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裝修方案,什麼樣的方案才是適合您的呢?現在,這些問題都可以由一款裝修軟件mini storage您解答。在本次高交會亮相的正是其中的一項名為"健康裝修"的裝修預評價軟件。該軟件根據用戶選定的裝修方案,通過科學的算法計算並預測裝修後的室內環境空氣質量風險、危害程度和風險因素。據悉,深圳建科院綠色人居環境研究中心正計劃把一整套室內環境健康服務放到互聯網上。"該款軟件能給飽受裝修選材困擾的裝修新人和裝修已完工想知道多久可以入住的環保達人一些指導性意見。"深圳市建科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據悉,健康裝修軟件現階段正在測試中,將于年底正式上線,供網民免費使用。雲離子冰箱 讓果蔬遠離農藥買來的蔬菜上有農藥怎麼辦?對於不少家庭來說,這是一個難題。一方面,把農藥清洗乾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另一方面,如果清洗不當,又很容易造成二次汙染。而在本屆高交會上,一款新穎冰箱吸引了觀�的眼球,它將保鮮、除菌、降解農藥三者進行了完美融合。據悉,這款冰箱安裝了雲離子發射裝置,能夠將負氧離子+負離子+光觸媒三者結合起來,對於降解農藥和100%殺菌的殘留物質進行徹底清除,將保鮮、除菌、降解農藥三者進行完美融合,相比第一代銀離子抗菌以及第二代負離子殺菌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能效比。所謂"雲離子"冰箱,就是一種無風扇、無噪音,卻能產生負氧離子、負離子和光觸媒的一種冰箱,能夠通過"雲離子"裝置產生的雲離子風,將果蔬層層包裹,改變果蔬殘留農藥分子結構,氧化分解農藥,有效降解果蔬表面有機磷,擬除蟲菊酯類等多種農藥殘留,令食品保鮮更加健康。殘疾人下樓 有了代步機科技創新不但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給那些身體存在缺陷的人們帶來了福音。今年高交會上,由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帶來的一款能爬樓梯的電動輪椅對於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來說無疑就是這樣。在1號展館深職院展台,記者看到了這款能爬樓梯的電動輪椅。在深職院展台前,設立了幾級台階。台階上,就放著一個有些像蜘蛛的機器。據介紹,電動輪椅主要包括輪椅支架、座椅、把手、驅動裝置、後輪組件、前輪組件及傳動組件等構件。除了能夠實現上樓或下樓以外,還保留了平路行駛功能。"殘疾人可以坐在椅子上,然後通過手杆操作,讓機器人代替殘疾人的腳步,一步一步下樓。"該學校學生告訴記者。通過操作,機器人的"腳部"一步一步跨下樓梯,和正常人走路有些類似。而對於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來說,則顯得很平穩,並沒出現左右晃動的情況。據記者計算,下台階的速度雖然算不上快,但對於平時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來說,這樣的代步器下樓的時間也算得上快。專題統籌:南都記者 米燕 孫天明採寫:南都記者 張小玲 米燕 見習記者 徐龍晨攝影:南都記者 王子榮儲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