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星期三
南國早報記者近日前往桂林市和三江侗族自治縣,探訪高鐵帶來的變化 高鐵來臨 沿線城市盼經濟“提速”
南國早報記者 龔文穎 唐曉燕 文\圖 廣西第一條鐵路的正式修建,mini storage比世界上第一條鐵路出現晚了115年。廣西第一條高速鐵路的通車,比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晚了11年。但是高鐵終於要到來了。近日,記者前往桂林市和三江侗族自治縣,探訪高鐵對城市經濟和居民生活帶來的影響全局篇"同城化"改變人們生活廣西鐵路曾經處在全國鐵路網的神經末梢。由於經濟和環境制約,在過去,廣西的鐵路建設相對滯後,運營里程少、技術等級低、路網結構不合理,嚴重制約了我區經濟社會的發展。2008年,自治區黨委、政府作出堅持交通優先發展、掀起交通建設新高潮的戰略部署。莽莽十萬大山,一大批鐵路建設項目開始動工。記者從自治區鐵路建設辦公室瞭解到,5年來,廣西共實施鐵路項目25個,區內建設里程約3000公里,投資約2000億元。其中新開工建設17個項目,包括南廣、貴廣、雲貴等一批高鐵項目,區內 建設高速鐵路超過1700公里。開工項目之多、標準之高、里程之長,在我區鐵路建設歷史上前所未有。這5年,我區鐵路營業里程從2751 公里增加到3580公里,在西部地區排第4位。鐵路建設,有力帶動和輻射了我區經濟社會發展。2008年以來新開工的17個項目,預計能產生600萬噸鋼材、0.35億噸水泥的實際需求,提供200萬個就業崗位,可產生GDP約4700億元,增加財政收入560億元。根據測算,有40%的鐵路建設投資可通過材料費、人工費等形式轉化為當地消費,並帶動機械、電力等相關產業發展。間接的影響更為深遠。比如南寧、桂林、柳州、梧州、玉林、貴港、欽州等城市成為鐵路網上多條線路的交匯點,與區內外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將大大縮短,促使人流、貨流快速移動。"同城化"效應也將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將開通的廣西沿海高鐵,把南寧和欽州、防城港、北海緊密聯繫起來。按照12月21日動車的"試跑"成績,南寧至欽州約50分鐘、南寧至防城港約1小時10分鐘、南寧至北海不到一個半小時,將形成"一小時經濟圈"。桂林篇湘桂"一日生活圈"形成高鐵動車調試、時刻表出爐……隨著12月28日臨近,桂林人的神經屢屢被"高鐵"一詞觸動。作為廣西併入全國高鐵的首塊拼圖,桂林再次成為關注焦點。早上吃碗桂林米粉,中午坐著高鐵到湖南吃臭豆腐、口味蝦……這幾天,桂林人不時描繪這樣的畫面,期盼高鐵的到來。桂林到衡陽約360公里,以前坐火車大約需要7個小時,衡柳高鐵開通後,時間將縮短到2個多小時;桂林到南寧將只需2小時40 分鐘。將來貴廣高鐵開通,到貴陽、廣州的時間也都在3小時以內。相關人士表示,屆時,廣西將以桂林為支點,與湖南、貴州、廣東形成一個3小時經濟圈。日前,桂林市有關領導在登上從桂林開往湖南衡陽的試運行動車時談到,高鐵給桂林帶來的不僅是更加快捷便利的交通,更有著將桂林真正納入到全國高速鐵路網,縮短與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的時空距離的特殊意義。縣域搶佔"高鐵經濟"這幾天,湘桂高鐵沿線的桂林永福和興安兩縣正在抓緊車站建設的收尾工作。據介紹,永福南站將于12月28日開始售票試運營,2014年1月1日實行全國並網正式運營,而興安北站,售票廳、候車室都已基本安裝到位。還有不少縣域也想要搭上高鐵這班快車,為經濟提速。毗鄰桂林北站的靈川縣,正抓住湘桂高鐵和貴廣高鐵交匯這一交通樞紐優勢,搶佔先機。位於靈川縣八里街立交橋北側的桂林市城北現代物流配送中心項目,正在如火如荼施工。這一規劃占地950畝,總投資7.38億元的項目,包括集裝箱中轉區、農產品物流區、汽車配件物流區、小商品物流區等,計劃于2015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屆時將成為桂林市最大的物流中心。圍繞這一物流中心的多條道路,如濱江北路、西二環路等交通網絡也在加緊建設。快旅慢游,不讓桂林當驛站在自助游、深度游日益成為旅遊新趨勢的時代,高鐵無疑給桂林這個傳統旅遊城市帶來新的機遇儲存記者在走訪桂林旅遊業界時,卻聽到了與"高鐵熱"形成對比的冷思考。"高鐵開通,給桂林旅遊帶來一個把市場蛋糕做大的好機會,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一名旅遊業內資深人士認為,高鐵開通後,桂林旅遊客源的覆蓋面會變廣,對周邊旅遊市場有更大的帶動作用。但"快速到達"的便利也意味著快速通過、快速離開的可能。"假如別人興致勃勃來了,玩了半天覺得沒啥意思,買一張火車票,當天就可以到別的城市去。"桂林市旅遊局相關人士認為,高鐵時代,旅遊目的地隨時可能變成沿途的驛站,競爭對手也遠不止周圍那幾個城市。"一日游遊客會增加,但能否遊玩三天、五天甚至更長時間,就要看你有沒有本事讓遊客在桂林慢下來"。2013年下半年,兩條綠道先後在桂林市區桃花江畔和興安縣靈渠邊延伸開來。散散步、騎騎車,欣賞沿途的風景,呼吸清新的空氣……"慢游",是綠道最特別的招牌。"和高鐵的快節奏相比,桂林更需要慢旅遊。"旅遊綠道的設計者提出了"快旅慢游"的理念。而這也是桂林旅遊轉型升級,從旅遊觀光向休閒度假轉變的契機。三江篇一條盼了30年的鐵路12月12日上午11時許,記者在南寧踏上火車,經柳州中轉,9個多小時後,于當晚8時30分到達三江。火車停靠在一個小小的露天站台,凜冽的北風直灌脖子。四五米寬的站台邊有一堵圍牆,圍牆後面是小小的候車室、售票處和進站口,此外再無一物。這個建于1979年的火車站位於三江古宜鎮,離柳州站23 3公里,離三江縣城仍有約10公里。"為這個火車站,三江人埋怨了30多年",陪同記者採訪的人員這樣打趣說。由於地理環境限制以及保護耕地的考慮,當年的三江縣火車站遠離縣城而建。30多年來,三江人對它又愛又恨——坐火車比汽車舒服,但車次太少,上下車基本在晚上甚至半夜。現在進出三江,人們大多選擇坐班車經二級公路到柳州,再轉鐵路或高速公路。這個狀況,終於有望在高鐵通車之後改變。自籌資金擴大車站規模經過三江的高鐵是貴廣高鐵,今年還不能通車,但這仍無礙于三江人對它的熱烈憧憬。貴廣高鐵連接貴州、廣西、廣東三省區,建成後從廣州到三江僅需2個小時,比現在節省近9小時;從貴陽到三江僅需1個多小時,比現在節省8個多小時。屆時,西南地區與珠三角地區的遊客,在一個雙休日內就能暢游三江。12月13日,記者來到貴廣鐵路泗里口潯江特大橋工地,大橋的雙線無砟軌道整體道床澆築已經完成。"在三江縣境內修高鐵不容易,橋樑連著隧道,隧道又連著橋樑",施工方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貴廣鐵路工程指揮部安質部部長夏潤禾說,三江段有78%的鐵路是"過橋穿洞",建設難度很大。新的三江縣火車站也在建設中。該站原設計站房面積為300 0平方米,在三江縣政府的奔走下,目前增至5000平方米,甚至計劃再擴大一些——用三江縣交通重點項目建設辦公室主任吳萬斌的話來說,"規模與市級火車站一樣"。為此,縣里要自籌資金2000萬元。為了迎接高鐵進城,該縣還新修了一條從縣城通往新火車站的龍吉大道。縣里一些負責人也打趣說:"挨了30年罵,這兩屆領導班子決心勒緊褲帶,給群�建一個新車站、修一條好路。"盼高鐵帶來遊客和鈔票進駐三江的貴廣鐵路施工人員,最高峰時達到6000多人。鐵路建設為三江帶來了43億元產值和1億多元的利稅。駐地所在的河東區,從2009年的一片荒地變成了擁有一個休閒廣場、寬闊馬路和新高樓的新區,幾家中高檔賓館酒店也應運而生。貴廣鐵路工程指揮部黨委副書記周雲並不擔心施工人員撤出三江後,這些賓館酒店的經營前景:"施工隊走了,遊客就來了。"吳萬斌也表示,高鐵通車後,預計會吸引更多區內外遊客前來三江遊玩。"除了旅遊業,還希望高鐵能幫助三江的物流業發展起來,把產品帶出去",吳萬斌說,近年來,來自福建、廣東等地的�多客商在三江投資,商城建設逐漸成規模,高速公路、鐵路交叉貫通後,侗鄉的商貿物流業前景光明。迷你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