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8日星期六
陳茂波:先建住宅次及酒店 研嶼東建人工島拓地下空間
存倉來港遊客逼爆,酒店供應緊張,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見圖)昨表示,在規劃新發展區和活化工廈時,會預留土地建酒店,並增設補地價仲裁計畫,助酒店計畫得以成事。但他強調,在平衡發展住宅和酒店的緩急先後,肯定以居住問題為第一優先,將會「�晒身」物色地皮,包括研究大嶼山東面填海興建人工島和地下空間。 本報記者港府預計二○一七年訪港旅客達七千萬人次,二○二三年更突破一億人次,酒店供不應求。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指出,本港旅遊設施的承載力相當緊張,零售配套增加緩慢,尤其有必要增加酒店房間。他說,當局會推出只供酒店發展的土地,亦透過工業用地改劃商業用途,以及活化工廈,提供酒店用地,同時會在規劃新發展區例如新界東北洪水橋和擴展東涌新市鎮時,預留土地發展酒店,並從新一輪工業用地檢討,尋找適合作商業或酒店用途。《施政報告》提到設立補地價仲裁先導計畫,他認為可便利發展商與政府,就改劃酒店發展項目的補地價問題作仲裁,免阻延發展計畫。不過,在市民住屋需要和發展酒店的土地運用上,他表示居住是第一優先項目,當局會「�晒身」多方面入手,達到十年共四十七儲存個單位建屋目標。當局又研究在大嶼山東面填海建人工島,他說,大嶼山西面水域有中華白海豚、南面自然生態價值較高,東面水域的挑戰相對較細,但海上交通繁忙,要詳細規劃研究,包括不同發展規模,以及用鐵路或橋接連港島。東涌延長鐵路接駁他指,但現時只有構想,要進一步研究可行性和成本效益。開發土地需時,他相信亦有如發展啟德般,要十多二十年才會成事。他又提到,當港珠澳大橋落成,大嶼山的策略位置將提升,尤其接連珠三角西部,形成一小時生活圈,加上屯門至赤�角的連接路,拉近與新界西的距離,東涌新市鎮發展由九萬人口增至二十多萬,可以延長鐵路接駁,令大嶼山發展空間提升。發展局亦會研究在銅鑼灣、跑馬地、尖沙嘴和金鐘灣仔,發展地下空間,他認為維園和跑馬地馬場公園的地下空間,雖然不能建屋,可研究作商業或其他用途。當局亦無意效法新加坡運用海底的地下空間,除了涉及技術和成本效益,更不會隨便「動用」維港。 對於日前鄉議局成員不滿政府將「不包括土地」納入郊野公園,揚言會令政府在新界發展寸步難行。陳茂波回應說,尋地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會盡力尋求社會共識。迷你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