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7日星期一
“站票”小伙漱口杯當凳子 坐了一個通宵
信息來源於四川新聞網 / Cited from .迷你倉出租newssc.org/1月27日,成都火車站,穿梭的人流,訴說著對家的期盼。攝影郝飛找樂1月27日,成自瀘高速大霧封閉,高速路上玩耍撲克的旅客。 譚曦呂甲攝依偎一家三口騎摩托車返鄉。 朱建國攝堅守1月24日,列車長蔡萍春運之後將退休。郝飛攝 華西都市報記者乘坐成都到西昌往返列車,直擊春運"夜生活" @華西都市報:閃爍的霓虹燈代表著越夜越精彩的都市生活。而在春運列車上,硬座車廂通宵不熄滅的燈,也照亮了車上的夜生活。有人說,凌晨2點到5點是火車上最難熬的時候。華西都市報記者跟車體驗列車夜生活:拿著漱口杯當凳子的85後小伙,通宵為外甥織毛衣的大學生,還有第一次坐火車的老人夢見了一家團圓……華西都市報記者 甘昕鑫 徐湘東 1月22日19時09分,K9470次,由隆昌始發的快速列車到達成都站,目的地是攀枝花。1500多名乘客一同踏上了上千公里、18小時33分鐘的旅途,不同的是,有人回家團年,有人出游度假。 這趟列車共15節車廂,6節硬座,7節硬臥、1節軟臥和1節乘務員宿營車,為了滿足春運客流需求,6節硬座車廂被改成兩層,運載的乘客數由原來的518增加到了1036。 華西都市報記者從成都出發,于1月22日晚乘坐這趟列車,前往西昌。1月23日晚8時,從西昌再乘坐K9472次列車返回。女大學生 通宵織件小毛衣 大學生小余,1月22日下午5時10分,從內江上車回老家西昌。坐在硬座車廂的她通宵沒睡,利用車上的15小時,織好一件毛線背心,那是給妹妹肚子里孩子的新年禮物。 23日凌晨5時許,有的乘客躺著睡覺,有的機械地耍手機。12號硬座車廂里的小余正用棒針為毛線背心做最後的收尾。"還差兩只耳朵就完成了,不知道大小合不合適,我是看著身邊剛出生的孩子身高來織的。"小余說,再過兩個星期,妹妹的孩子就要出生了,這是她為小外甥織的第一件衣服。小伙子 漱口杯成了"明星" 23日下午5點,K9472次列車從攀枝花出迷你倉,程先生拿著一張無座票,從11號車廂上了車。 凌晨2點到5點,是無座乘客最難熬的時間段,此時,列車已進入漢源。24日凌晨2點,記者在10號車廂和11號車廂連接處,見到了程先生正坐在一隻塑料杯上。 "買不到臥鋪,連坐票都沒有,事先也沒有準備好板凳之類的,看漱口杯質量還不錯,就用來坐著。"杯子雖小,但卻承載著程先生130多斤的體重,在不到3平米的車廂連接處,他的漱口杯成了"明星",一同蜷縮在此的6名"站友"都知道??一個小伙子坐在杯子上。 凌晨2點30分,犯困的程先生從口袋里掏出一包煙,抽出兩支分給"站友",這已是他上車後抽的第20支煙。74歲老人 第一次坐火車 22日下午2時30分,74歲的曾德昭從隆昌站上車,這是她第一次坐火車廂。當晚8時15分,10號硬座車,曾德昭穿著深藍色棉布外套,花白的頭髮梳理得齊整。她說要去西昌度假,兒子在那打工,"兒子說那裡空氣好,是旅遊的地方。" "活了70多年,這是我這輩子第一回坐火車,之前哪個曉得火車上還可以睡覺哦。"老人笑著說,她是瀘州市瀘縣人,來西昌前,到過最遠的地方是瀘州。 1月23日清晨5時許,列車到達西昌,家人將老人接回家。"一路"轟隆轟隆"地就到了,晚上還做了一個夢,夢到一家人團圓。"成昆線跑了33年列車長最後一次春運 22日晚上7時09分,K9470次列車駛入成都站,蔡萍打開車門,站在10號車廂的位置,迎接旅客上車。作為這趟車的列車長,50歲的她已在成昆線上幹了33年,這是職業生涯中的最後一次春運。 在她值班的8小時內,每隔2小時還要對全車巡視一遍,"查票、查危險品,接待旅客的各種咨詢……這些都是我要做的事。" 見證過33年春運的她說,那時的春運"人擠車少","加開的臨客什麼小站都停,有的連像樣的站台都沒有,乘客上車時只能吊著門板爬進來。" 今年8月,蔡萍將正式退休,再也不用跑春運了。今年除夕,正好輪到蔡萍跑車,"第一年工作是在車上過的年,最後一年工作還是在車上,也算有始有終吧。"迷你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