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星期日
「影子銀行家」張化橋:內銀藏泡沫無損投資價值
2011 年中,mini storage有「民企之父」之稱的張化橋辭任了瑞銀投資銀行業務副主管這份高薪厚職,卻沒有加入另一間投行,當他離開國金二期的辦公室,作了一個令大家大吃一驚的決定:隻身前往廣州,加入一家「影子銀行」——廣州萬穗小額貸款公司。不過這名懷�改革夢想的「金融貴族」,未能成功令萬穗找到能大展拳腳的盈利模式,然而,他卻對中國銀行系統更加深了解,「我覺得中國的銀行業正在往泡沫危機的方向走,但另一方面,我看好銀行板塊的股價表現」。明報記者魏嘉儀、陸振球攝影郭慶輝張化橋前年離開瑞銀去到廣州萬穗出任新董事長,但由於政策限制,萬穗發展處處受到掣肘。一年後張化橋離開萬穗的日常運營職位,開創了慢牛投資公司,主要投資他們認為商業模式有潛力的小貸公司。信貸泡沫將掀中國金融海嘯張化橋在新書《影子銀行危局中國的金融海嘯?》中,提到不少投資者認為美國部署退市,金融海嘯危機已過,卻忽略中國累積了二三十年的信貸泡沫,正醞釀全球新一浪海嘯。魔鬼藏身銀行體系泡沫的源頭,是否就是當前受人詬病的「影子銀行」呢?張化橋在書中提到,自己跳進人稱「美國次按危機源頭」的影子銀行�,發現影子銀行很大程度上被妖魔化了, 「相較傳統銀行,影子銀行更為多樣化,並擁有合法的客戶基礎。更重要的是,影子銀行所蒙受的損失,通常被企業家自己消化吸收」。借貸成特權階級專利加速兩極化「我認為中國現在已經在積累信貸泡沫,但影子銀行僅僅是魔鬼的影子,真正的魔鬼仍在銀行體系�。」張化橋認為,影子銀行之所以在中國蓬勃發展,原因是長期的「金融遏抑」。由於銀行利率始終在低位徘徊,從1990 年代起中國曾出現3 次歷時較長的負真實利率時期(即銀行的存款迷你倉率低於通脹率), 「存款者不得不尋找更有利可圖的金融產品,而負利率讓中國人錯誤認為貸款利率低,低質量的投資項目看來也不錯,信貸膨脹就開始了,隨之而來的是高通脹水平」。過去12 年中國的貨幣供應量(M2)錄得17.7%的複合年增長率,單是2013 年5 月,還在以15.8%的按年增幅上升,遠高於GDP 的增幅。張化橋表示,有限的信貸額度令銀行借貸成為特權階級的專利,高通脹又進一步蠶食普通民眾購房和其他消費的能力, 「這是中國兩極分化的根本原因」。內銀「背靠祖國」壞帳雖大難倒下張化橋可以一口氣羅列中國銀行業的種種弊端,但他話鋒一轉,表示中國的銀行仍享受可觀增長。談到6 月的「錢荒」,他大斥這是虛張聲勢,人行作為「最終貸款人」,寵慣商業銀行,並將為它們的壞帳包底。另一方面,縱使銀行壞帳率高達10%,亦不是銀行業績表現的決定因素,只要貸款需求和宏觀經濟向好,銀行就會繼續增長, 「中國人存款觀念很強,而且對政府為銀行包底有信心,所以並不關心銀行的壞帳是否嚴重」。張化橋新書�寫對內銀看法的一章,題目叫「不能戰勝它們,就加入它們」,講的就是儘管銀行存在嚴重問題,但仍獲得豐厚利潤,而且目前銀行的估值很吸引,預測市盈率約為6 至7 倍,股息率為5 厘,未來5 至10 年看,這個回報率是很不錯的,而最重要是有關形勢較長期不會有太大改變。持有重農行民行H 股張化橋看好銀行板塊,會稱若要投資,買在港上市的內銀H 股,會勝於內地上市的A 股,原因是香港的資金成本較低和投資者基礎較佳,長期下會令H 股的估值較佳。他自己便持有重農行(3618)和民生銀行(1988)這兩家主推中小額貸款的H 股。文件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