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8日星期六

家用遊戲機:門開了狼會來嗎?

陳春雨最近一段時間,文件倉上海自貿區是A股市場最熱的話題。而對於微軟、索尼、任天堂等家用遊戲機巨頭來說,這等於是一張通往中國市場的門票。在很多80後的記憶中,童年的遊戲機可能就是一部小霸王,以學習的名義買入,但實際是躲在房間,努力按著遊戲手柄,一打就是一個鐘頭,超級瑪麗、魂鬥羅、坦克這些經典遊戲就是這樣進入我們的世界。後來,遊戲機被台式電腦取代、台式電腦又被筆記本電腦、iPad產品取代,家用遊戲似乎退出了大�視野,網絡遊戲大行其道,此消彼長之間,政策的影響力不可小覷。2000年,中國互聯網方興未艾之時,因為擔心青少年沉迷遊戲,文化部聯合其他七部委下發通知,全面禁止中國內地的遊戲機生產和銷售。這其實從一開始就關閉了國內的家用遊戲機市場,大部分玩家只能通過"水貨"渠道或者海外市場購買 ,但是需要解碼才能正常使用,而遊戲內容也多是英文和日文。比如任天堂的Wii ,其因為可以模擬運動而大受好評,但是Wii不在中國發售,沒有中文界面,也沒有一款簡體中文遊戲。不過,隨著上海自貿區的建立,這一限制將很快被打破。在已經發佈的總體方案中明確寫明:允許外資企業從事遊戲遊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但前提是,要通過文化主管部門的內容審查。不管怎樣,這扇關閉了13年的大門終究是要開�了。現在,家用遊戲三巨頭:微軟Xbox、索尼PS系列主機以及任天堂都盯緊了中國市場。微軟的反應最快,其已經宣佈與上市公司百視通合作,在自貿區成立"上海百家合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目標就是把家用遊戲引入中國。今年5月,微軟推出了新一代的遊戲主機XboxOne。它實際超出了遊戲的概念,整合了目前智能盒子的大部分功能,甚至具有比擬AndroidTV的全部功能,能通過語音或手勢控制盒子功能開關和切換。這也能夠解釋微軟為何選擇和百視通存倉作,作為7家OTT牌照(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平台牌照)獲得者之一,百視通的資源優勢能夠完成遊戲、視頻業務的整合。現在,這家合資公司的產品名字已經新鮮出爐,叫做"Bestpad",相較之下,小米、樂視甚至阿里的彩虹盒子至少在軟硬件實力上與之相差甚遠。如果Xbox真能得到文化部的審批,在智能客廳的爭奪戰中,本土公司還要經歷一番苦戰。當然,對於中國市場最為渴望的可能不是微軟,而是任天堂。在移動終端遊戲嶄露頭角之後,任天堂的業績就一年不如一年,2011年發生30年來首次虧損373億日元,去年繼續虧損364億日元。而被寄予厚望的新一代WiiU和3DS遊戲機銷量都遠遠達不到預期。以WiiU為例,今年一季度總銷量為36萬台,但第二季度銷量銳減至16萬台。中國市場可能解禁的消息傳開後,日本媒體和遊戲界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其認為,中國"80後"和"90後"等年輕人群總計接近4億人,這些人群都可能成為購買遊戲機的"生力軍"。怪不得一向穩重的任天堂CEO岩田聰也公開表示,考慮到中國遊戲玩家的基數龐大,如果有機會進軍中國內地市場,對於現狀悽慘不堪的公司而言,是一個提升業績的好機會。但是中國市場真的能解救家用遊戲機嗎?答案可能是未必。最大的挑戰是付費習慣,一款微軟的Xbox遊戲機售價在2000元以上,跟蘋果的iPad價格相當,但要更好地體驗Xbox,還需花錢購買正版碟片,價格在100-500元之間。當然,國內還有盜版碟可選,5元一張,對於用戶來說是省了錢,但是對廠商來說得不償失。要知道,任天堂推出Wii時,硬件銷售價都是低於成本價,賣一台虧一台,都是指望能從軟件上收回成本。而國內的主流在線遊戲,盡管是免費試用,但運營者提供收費道具,這種模式已經向平板、智能手機蔓延,家用遊戲機就是向這一模式提出挑戰。儲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