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8日星期六
“市場開業即拆遷”拷問規劃前瞻性
何勇海9月27日,self storage鄭州潁河西路綜合市場的商戶打來熱線電話稱,他們所在市場剛開業不到1月就要被拆遷,投資面臨血本無歸。據市場開發商介紹,該市場是去年初投資1000多萬元新建的,第一批200多商舖于去年3月招商開業,今年8月31日,第二批200多間商舖進行了二次招租開業,近日接到市里通知,將新修一條洛達路,正好從市場穿過,需在近期拆遷。(9月28日《大河報》)政府要修路,市場要拆遷,商戶很糾結。看到這條新聞,我不由得浮想聯翩:潁河西路綜合市場的新近建成與馬上拆遷,是不是因為換領導了——新領導有了新規劃,必須得拆遷?是不是因為開發商想大撈一筆——明知此處早就規劃好了一條城市道路,想趁著道路還沒有修建之前建個市場賺點拆遷款?抑或是因為市政規劃沒有前瞻性——規劃成了擺設,想啥時建就建,想啥時拆就拆?不管哪種情況,倒霉的都是不知內情的商戶。據報道,市場管理方和商戶們簽訂了1年租賃合同,每個鋪面一年租金1.2萬元,再加上裝修店面和進貨,商戶們投進的本錢不該"打水漂"。這筆錢該誰來賠?迷你倉是違建,開發商難逃賠償之責;如市場方在簽訂租賃合同前就知此處要拆遷,那麼就屬於欺詐,商戶損失必須由市場方賠償;如是政府規劃有問題,或秘而不宣,政府則須全額賠償市場方和商戶的一切損失。誰來賠償商戶損失,僅是問題一方面,另一方面,還必須進行深刻反思。一是,既然政府規劃要修城市道路,幹嘛還要批准建市場?是誰批准修建市場,就應該追究誰的責任。這個問題必須追查到底,因為這一建一拆便是巨大的資源浪費,是對城市規劃嚴肅性、前瞻性、科學性的傷害,是對商戶權益的侵犯,不能重現"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否則,"史上最快的開業與拆遷"還要創造新的奇跡。近年來,由於市政規劃缺乏前瞻性,把剛建好的建築推倒,把剛修好的道路挖開等重複建設現象時有所見,一些建設規劃實施尚未過半,就出現了諸多問題,左修右改,矛盾不斷,讓人徒生"市政建設趕不上政府規劃"之憾。鄭州潁河西路綜合市場的命運提醒我們,必須重視市政規劃的前瞻性、超前性,以避免無效建設和重複建設,同時避免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更多混亂和損失。自存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