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8日星期日
大球場「爛」名遠播 砸香港招牌
多支英超球隊訪港作賽,迷你倉沙田卻爆出香港大球場變「大爛地」,被指弄傷球員,又遭國際傳媒揶揄是70年代球場,事件揭球場設計和管理問題重重。香港大球場是多項國際賽事主辦場地,若不盡早檢討挽救,恐難保地位。 英超曼城、熱刺及新特蘭早前訪港出戰巴克萊亞洲錦標賽後,另一英超球隊曼聯亦被邀來港踢季前表演賽,但連日大雨,大球場草地變一片泥濘,球員在猶如爛地中作賽。 熱刺領隊保亞斯力斥場地非常差,以致球員維頓漢足踝受傷;新特蘭領隊迪肯尼奧形容是「殺人球場」。曼聯昨晚取消公開操練,據指曼聯更曾考慮周一賽事也取消,但因合約問題作罷。原設計有錯 點止要換草皮 國際盛事變成國際醜事,香港球迷也看不過眼,指場地爛得像薯仔田、球員似在踢泥漿足球。南華足球隊推廣總監梁芷珊在fb揶揄似是請客人食飯,卻讓客人拉肚子,「很沒臉,還要讓全世界都看到了!」 香港大球場於92年重建,耗資達8.5億元,草地保養問題重建後已不止一次被提出。球場草地為何如此不濟? 足球總會主席梁孔德指,近日爆水管導致球場中央一片泥濘,建議當局重鋪草皮。但大球場的「爛地」問題,又豈止表面換了草皮便可解決? 本港回歸後曾有涉及大球場的官司,揭發其草地設計早有問題。1998年,政府控告大球場的前管理公司溫布萊管理不善,出現噪音、爛地等問題,於是終止合約並向溫布萊索償。惟法庭裁決指大球場的草地設計有錯誤,管理公司也無法「麻雀變鳳凰」。 法庭指,球瑒草皮下面鋪設名為「Netlon」物質,卻沒有在底部鋪設足夠碎石層及沙石層,草皮透水度不足。最終政府敗訴。草地差球員易傷 難打好波 大球場現時由康文署直接管理,但草地情況一直被指沒有大改善,例如在東亞運足球賽事期間,大球場亦被指是「爛迷你倉價錢」。事實上,足球地的草地保養並非易事,需要動用很多專家,而大球場便曾被足球圈人士批評,保養後只是「表面靚」,但一踢波就成塊草剷起。 大球場被國際球會指是「殺人球場」,康文署曾鋪沙「補鑊」,但卻反被指沙中混入貝殼、碎石和碎玻璃,熱刺球隊發現情況投訴,結果足總派人將雜質逐一檢走,可見管理水平有待改善。 阿仙奴領隊雲加便曾指,建球場重要優先就是搞好草地,一個「爛場」是不會踢出好波,而一個好場地,亦是對付錢買票入場的球迷的尊重。 已退役的本港足球員山度士亦指,若然球場草地太爛,球員容易扭傷,受傷機會大大增加,甚至根本不想踢。 無論是為本地球賽之用,抑或作為舉辦國際賽事的主辦場地,若要令球員踢得出水準,也不可能容許出現「爛地場」。如何盡快改善大球場的草地問題,當局也不應該再拖。影響爭取 國際賽事主辦權 事實上,本港的大球場近年成功舉辦不少國際體育賽事,不但讓本港球迷開心,也有助提升本港知名度,可創造經濟及旅遊效益,例如國際七人欖球賽,每年為本港帶來數萬名旅客,有數據指前年帶來的經濟利益逾2.8億元。 「爛球場」成國際笑話,隨時令本港在未來爭取國際賽事舉辦主權上也大為不利。南華班主羅傑承曾在其網誌,引述欖球總會會長施文信指舉辦大型賽事如欖球七人賽,可推動旅遊業、酒店、食肆等,還有球場內的消費跟商業贊助,創造巨大商業價值,鄰近地方也虎視眈眈,但是大球場的草地質素差,會成為鄰近地方攻擊的弱點,藉此搶奪國際賽事的主辦權。 外地政府如新加坡,近年投資興建新體育場,預計明年落成,可容納5.5萬人,冀藉此積極爭取舉辦國際賽事,包括有意爭辦2018年七人欖球世界杯。面對外地的競爭,當局更應及早積極改善大球場的管理問題,以免自砸招牌。迷你倉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