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星期一

年末拖延症你有木有?

年末拖延症你有木有?●年末拖延症進入高發期,儲存調查顯示86%的職場人聲稱自己有拖延症●專家表示,單純做事拖拉並非病,但當拖拉的習慣嚴重影響到人的情緒時需進行心理輔導及治療年終計劃再不寫就晚了,但即便如此,卻忍不住在開工前先上上網,或是先刷個微博微信;年初定了無數遠大目標,眼看一年將盡,驀然回首,當初的目標竟然仍在年初停留……又到考試和工作任務堆積的年末,一首描述這些你我熟悉狀態的《拖延症之歌》突然在網上火了,這首歌唱著"等待開始幹活的好時辰,我們有拖延症",讓無數有同感的網友和市民感到"擊中心懷"。專家對此表示,拖延症最易在年末進入高峰,其實它並非醫學意義上的一種病症,但卻正危及不少人的工作和生活。市民應及時調整心理狀態,積極應對。記者匡春林通訊員楊芳現象越到年底辦事越愛拖延在河西某企業從事銷售工作的市民張先生最近有點煩:臨近年終考核,全年盤點和明年銷售計劃等工作異常多,但他卻遲遲沒做,總是找借口說"明天還有時間,明天再做";有時晚上回家下定決心準備動筆,打開電腦就想著先玩一盤遊戲再開始寫,結果抱著"下一局就是最後一局"的想法,一個晚上都在玩遊戲。"其實我每天感覺很累,但卻沒一點工作效率,也浪費特別多的時間。"張先生說。其實張先生的拖延症很多人也有,有網絡調查顯示,86%的職場人聲稱自己有拖延症,且半數被調查者表示"不拖到最後一刻,不會開始動手工作",17%的被調查者則會拖"1天左右",13%的人則表示"不拖到領導再催,絕不完成"。釋疑單純做事拖拉並非病一項針對做事喜歡拖延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不管大事小情,都有可能拖延",35%的被調查者一般只在"日常生活瑣事"上拖延。而導致拖延的原因,42迷你倉的被調查者是因為"將大量時間花在非工作事務上,如上網、聊天、玩遊戲等",還有不少被調查者則認為自己"偷懶不想幹活,能拖就拖",二成左右的被調查者則將自己愛拖拉的原因歸結是"過於追求完美"。"單純做事拖拉或是懶得去做,只能定義為拖延,僅是一種壞習慣而已,並非醫學意義上的一種病症。"長沙市第四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萬燕介紹,只有當拖拉的習慣已經嚴重影響到人的情緒,如出現強烈自責情緒或是負罪感,導致人不斷地自我否定、自我貶低,並伴生出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時,才需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及治療。提醒改變心態告別"一拖再拖"如何改變拖拉習慣徹底告別拖延症?長沙市第四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余輝雲認為,市民要改正"一拖再拖"的習慣,首先要找出自己拖拉的真正原因並正視它,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的心態,並通過一些方法來幫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是因為心情抑鬱而提不起勁做事的人,可學著調整心情和處理情緒,或是每天做30∼40分鐘有氧運動,通過讓心境變開朗的方法改變拖延的狀態。"余輝雲說,喜愛拖拉的人不妨在專注工作之前給自己設定一套"程序":關掉網絡瀏覽 器、QQ等,將手機暫時放在一邊;工作時集中注意力,在桌邊或電腦顯示器的邊框貼上"現在是工作時間,不准聊Q刷微博"等提醒字句,給自己心理暗示和鼓勵等。"靠玩遊戲、上網、聊天,只能短暫推遲焦慮,而隨著時間流逝,這一狀態只會越來越嚴重。"萬燕也提醒,拖延症人群需時刻提醒自己,一個人要有計劃,在想到與得到之間,必須先做到。要學會"當天的事情當天完成",給自己制定一個時間計劃表,可將簡單的工作放在前面完成,這樣有助于儘快進入工作狀態,也可以試著將棘手的工作安排在效率最高的時刻完成。儲存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