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零售國債後,
迷你倉市場又多一種人民幣投資工具。�生A股行業龍頭指數ETF昨掛牌上市,是首隻由本地金融機構發行的RQFII ETF。有分析指出,ETF的回報及風險均比國債高,適合年輕投資者。 �生銀行推出的「�生A股行業龍頭指數ETF」(港元櫃�:03128;人民幣櫃�:83128)昨日正式掛牌上市。該基金是首隻由本地金融機構發行的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ETF,主要投資於內地11個行業的龍頭股,以昨日的收市價計,一手約需5,800港元或4,600元人民幣。馮孝忠:機構投資者感興趣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認為,ETF與國債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投資工具,個人投資者選擇前,應先考慮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其次才是預期
mini storage報,「大型股票指數的回報一般較高,但同時亦有較大風險,適合年輕的投資者。」 �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與滬深300及富時A50 ETF指數不同,新指數的目標客戶是香港的個人投資者;他又指,暫時未有目標市佔率,但經過兩個月宣傳,已有機構投資者有興趣入市,故短期的流動性沒有壓力。 對於人民幣的前景,馮稱三中全會後,大眾對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言論進行解讀,憧憬人民幣匯率波幅有望加快擴大;而他認為,今年首輪的波幅可以擴大至2%至2.5%,不需要循序漸進。 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出席另一個場合時則指出,三中全會上提出的改革方向,令市場逐漸主導內地經濟,當中確立存款保障制度,有助加快利率市場化,以及加快推行人民幣自由兌換,提升內地的競爭力。
迷你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