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日星期四

兩黨惡鬥百姓成人質

一個國家的政府因「斷糧」而被迫「關張」,迷你倉在當今世界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但就是這樣一件匪夷所思的咄咄怪事,卻真真切切地發生了,而且發生在號稱世界上最富裕、最民主、最講究人權的國家—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圍繞新財年政府預算和奧巴馬醫改進行的激烈黨爭引發一場空前政治危機,令美聯邦政府從十月一日起陷入十七年來第二次「停擺」,普通百姓首當其衝受到傷害。引爆此次政治危機的導火索仍是奧巴馬的醫療改革法案。該法案是奧巴馬上台以來最主要的政績,因而遭到共和黨的堅決抵制,並利用新財年預算向民主黨發起猛烈攻擊。九月二十日至三十日,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至少三次提出不同版本的臨時撥款議案,均與阻撓奧巴馬醫改實施的內容相捆綁,但都未在民主黨佔多數的參議院獲得通過,最終導致聯邦政府「關門」。共和與民主兩黨的爭鬥由來已久,也曾不止一次地通過人為製造的危機逼迫對手就範,預算危機可謂是一�「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險棋,在這場爭鬥中,普通百姓成了政客們的人質,被迫為政治爭鬥買單。按照美國法律,聯邦政府停擺只影響政府非核心部門的運營,期間軍隊、國會、邊防、公共安全、印鈔等核心部門工作不受影響,或者影響十分有限。受衝擊最大的是勞工部、內政部、財政部、能源部、衛生與公眾服務部、航天局等部門,而這些部門的工作是與百姓生活關係息息相關的領域,這些機構被迫停文件倉的僱員超過總僱員人數的一半。此外,全國四百餘處國家公園、博物館等也將被迫閉門謝客。保守估計,約三分之一的聯邦僱員將受此次聯邦政府關門直接影響,總人數高達八十萬至一百萬,而間接受影響的更是不計其數。從聯邦政府正式「停擺」至今雖然只過了幾天時間,但負面效應已開始顯現。「被休假」的聯邦僱員加入待業大軍,從「人上人」變成弱勢群體,一些餐廳甚至專門針對這部分人推出免費或優惠措施。美國著名的博物館、旅遊熱點等地也分外冷清,一些遠道而來的旅客眼望緊閉的大門難掩落寞之情。小商販的生意一落千丈,有的被迫收攤,有的即使開業也很少有人光顧。街頭清掃工作暫停,垃圾堆積如山。面對突如其來的「蕭條」,許多百姓直言:國會太不負責任了,這樣對我們太不公平了。對於那些欲赴美公幹或者旅遊的人士而言,此次聯邦政府關張無疑是一場災難,雖然只過去三天時間,但赴美簽證已出現嚴重積壓,許多人的計劃面臨泡湯。而對於那些要出境的人而言,情況也不樂觀,政府關門期間,只有那些從事特殊職業及因醫療原因出行的人才可獲得護照,其他申請將暫緩辦理。難怪外媒評論,美國體系出現的「功能障礙」讓其他國家嘲笑和漠視,令其國際形象嚴重受損。「美國有點丟臉」,百姓心生不滿,這還都是小事。若兩黨在十月十七日前不能就政府舉債上限達成妥協,令國家墜下「財政懸崖」,那才是美國真正的國家災難。存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