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星期一

《新聞分析》雙寶合體 對抗比亞迪

眾所周知,迷你倉比亞迪自從去年重新大動作加碼電子代工業務後,便以智慧型手機與行動裝置為主要切入點,一出手就擄獲眾多品牌客戶的心;惠普便將低價平板電腦代工交由比亞迪操刀,尤其比亞迪與諾基亞之間的合作關係,比起比亞迪與惠普的關係,還要更為密切,諾基亞的機種從電池、機構零組件到手機整機組裝等環節,處處可見比亞迪身影。為什麼比亞迪這麼受青睞?關鍵就在於,就智慧型手機來說,比亞迪擁有華寶所沒有的經濟規模,而就平板電腦這類行動運算裝置來看,比亞迪也擁有仁寶所沒有的客戶關係。這就是為什麼,華寶每年只能從諾基亞拿到寥寥兩、三款中價與低價智慧型手機代工訂單,而仁寶也很難拿到惠普筆記型電腦代工訂單以外的產品,或是分到華為平板電腦代工訂單的一杯羹。尤其隨著微軟買文件倉諾基亞手機部門、成為諾基亞新老板,仁寶長期以來與微軟所建立的客戶關係,在這時終於可以派上用場,華寶在行動運算領域所累積的客戶關係,讓仁寶可以多接觸PC以外的客戶群之外,仁寶量產的經濟規模還能壯大華寶的聲勢、又能搭上集團化研發、製造到零組件供應一條鞭的流行列車,都讓仁寶、華寶合併從策略上來看,好處多多。雖然策略規畫都很美好,不過說到底,雙方整併能達到什麼程度,才是合併能否發揮1加1大於2的關鍵,畢竟不成功案例比比皆是,比如說,曾經靠著替蘋果代工IPOD而雄霸一方的英華達,自從併回英業達以來,並沒有替英業達帶來預期中的綜效,另外,從一條鞭的始作俑者鴻海,更已率先開始分拆集團事業以利上市,仁寶合併華寶的效益如何、方向是否正確,仍有待時間觀察。存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