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星期三
中國軟件再漲停“去IOE”概念遭遊資爆炒
張雲欲問最近市場除了自貿區還在炒什麼?看看屢創新高的中國軟件(600536.SH)就知道了。中國軟件從7月中旬至今漲幅已經超過150%,迷你倉新蒲崗8月20日遭到上證所特停,周一複牌沖高回落,昨日再次迎來漲停重奪龍頭位置。而昨日一同漲停的還有焦點科技(002315.SZ)、生意寶(002095.SZ)、神州泰岳(300002.SZ)等雲計算概念股。在8月20日至26日該股停牌過程中,市場炒作龍頭已經轉換過幾輪,包括浪潮軟件(600756.SH)、浪潮信息(000977.SZ)、同有科技(300302.SZ)等。然而,事件的邏輯不再是雲計算受益股那麼簡單,對於上述概念的炒作已經從雲計算、大數據信息安全等轉換為整個"去IOE"概念。去IOE運動所謂的"去IOE"就是去除IBM、Oracle(甲骨文公司)、EMC在雲計算或者企業數據庫系統中的壟斷影響。較為出名的"去IOE"事件要追溯到去年5月份——阿里巴巴首先發動了"去IOE"運動。IBM是服務器提供商,Oracle是數據庫軟件提供商,EMC則是存儲設備提供商,三者構成了一個從軟件到硬件的企業數據庫系統。由這三駕馬車構成的數據庫系統幾乎佔領了全球大部分商用數據庫系統市場份額。除阿里巴巴這樣需要大量數據運算的電商企業,其他如石油、金融行業也廣泛地使用這套系統。具體來說,阿里巴巴的"去IOE"運動就是用成本更加低廉的軟件——MYSQL替代Oracle,使用PC Server替代EMC2、IBM小型機等設備,以消除"IOE"對自己數據庫系統的壟斷。這一行動也被業內解讀為低成本化——基於"IOE"在業內的壟斷,整套系統維護費用非常昂貴,僅僅Oracle系統三年的銷售價格就達到八位數,而阿里旗下的用戶群每年都在增長,在應用雲計算的過程中,"IOE"系統並不適合雲迷你倉出租務橫向擴展,也就是多個數據庫系統同時運行,因此雲服務一旦擴張,這部分維護成本將非常高。今年5月17日,最後一台小型機在阿里巴巴支付寶下線,標誌著阿里已經完成去IOE化。上海財大經濟學院副教授、高等研究院市場機制設計和信息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芳對《第一財經日報》稱,阿里巴巴的"去IOE"為市場帶來了一個成功的範本,證明"去IOE"是有可能的。除了降低成本,"去IOE"化還有信息安全的說法。前有"棱鏡門"事件引起了信息安全的擔憂,就在兩天前的8月25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官方微博的通告稱,CN域名遭遇了規模最大的一次攻擊事件。而"IOE"都屬於外資企業,因而去IOE化帶有一定的保護網絡安全意味。上海遊資熱炒概念回過頭再看看市場炒作下的龍頭中國軟件,雖然今年中報淨利潤同比上漲近45%,但是市盈率已經超過200倍。接過龍頭的浪潮軟件則發佈了中報續虧公告,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6000萬元左右,而一季度,該公司已經虧損6018.73萬元。主導近期去IOE概念炒作的乃上海遊資。從7月底開始,國泰君安上海福山路與國元證券上海虹橋路兩個營業部便開始輪番炒作中國軟件。兩家營業部出現在交易龍虎榜上的次數均超過5次。國內資深互聯網觀察者師北宸也告訴記者,與國內去IOE同時發生的還有美國�動對華為中興的封殺,不排除中國正以此還擊的可能。無論是出於何種目的,"去IOE"運動已經愈演愈烈,阿里巴巴雖然完成"去IOE",但整個系統難言"本土化"。同樣,國內急需IOE的替代產品,這利好中國軟件等與互聯網、大數據相關的上市公司。但是去IOE真正實現的把握有多大?"以金融行業為例,目前國內就難以找到能替代的產品。"師北宸稱,畫餅充飢的可能性非常大。"但軟硬件本土化是行業大趨勢。"李玲芳稱。迷你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